不管是卸料平臺先裝置,還是卸料平臺等施工升降機裝置后再裝置,卸料平臺與施工升降機或與建筑物都應預留間隔,那么在有一項未知的狀況下來完成另一項的定位,總是會存在的偏向的。前幾年都是等施工升降機裝置完成后再裝置卸料平臺,這樣能很好控制卸料平臺與施工升降機以及建筑物的間距,但是卻很難把控在卸料平臺裝置前的臨邊防護工作,作業人員在這一區域停止作業時也沒有作業平臺;所以如今大家多數會選擇卸料平臺與外架同時搭設完成,并在防護門裝置前設置暫時防護欄桿,很好地了作業人員的操作面,同時也控制了卸料平臺與建筑物的間距。
但是,在理論過程中發現,在施工升降機未裝置前,外架班組作業人員及技術管理人員在梯籠位置未肯定的狀況下,未按計劃停止驗算,更未向作業人員停止交底,僅憑作業人員依據經歷預算立桿位置及寬度,在后期裝置完升降機后經常呈現偏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難以把控:
例如在施工升降機裝置時,裝置單位會呈現私自撤除以至割斷影響附墻裝置的外架桿件,毀壞了架體的整體穩定性;又如在鋪設卸料平臺板時發現卸料平臺與施工升降機間的間隙不好控制,有的間隙偏大致使卸料平臺兩側存在較大的空隙,有的又距離得太近,使得升降機在運轉過程中可能碰到卸料平臺架體,存在架體傾覆的風險。